眼下旅行行業(yè)處于蓬勃向上的階段,各類投資和其他行業(yè)電商都紛紛涉足,雖然蓬勃但競爭愈發(fā)激烈,行業(yè)毛利率卻早已處于一個向下通道,已有一些線下企業(yè)業(yè)務量下滑經營不善,但由于中國可支配收入和休假時間逐漸增多,人口基數龐大等原因,旅行行業(yè)總毛利和收入將持續(xù)增高,絕對是個朝陽行業(yè)。尤其隨著后續(xù)5-10年間伴隨互聯網成長的85、90后消費主力人口擴大,旅行電商的份額勢必將急劇擴大,筆者在此提出個人預測和建議,望對顛覆旅行行業(yè)內最復雜的旅游板塊舊模式做貢獻。
旅行行業(yè)不僅包含旅行相關的單項,例如機票、酒店和門票;也涵蓋復合產品行業(yè)即綜合類產品,例如通含在旅游里的團隊游、自助游、奢華高端游、修學游產品等。旅游同行經常感嘆中國旅游產品的價格血拼,但其比起機票酒店毛利還是高了不少,因為越是標準化產品越容易陷入紅海競爭,旅游產品較難標準化,這成為它的毛利護城河。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中國旅游價格血拼能吸引客戶擴大市場份額是好事,在發(fā)達國家由于人均收入較高品牌忠誠度也較高,光憑價格血拼并不能達到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的效果。
最近10年雖然旅行業(yè)的電商風起云涌,各類影響全國的網站和APP數不勝數,遠勝于傳統(tǒng)公司,基本可以按網站主營業(yè)務操作方式分兩類: 側重某些品類旅行產品生產、服務商類(例如酒店點評——到到,以前僅做比價的去哪兒,門票為主的同程和驢媽媽,不過現在后三家都在向綜合類轉型)和綜合提供商類,即不但提供自營服務,而且兼作供應商平臺.,例如攜程,售賣自營產品牛人專線的途牛, 淘寶的去啊,現階段兼作OTA的去哪兒。
以筆者個人預見,今后綜合類旅行電商是大勢所趨,盈利目標是大部分網站走向綜合性的動力或壓力,因為側重某些產品的電商其總體毛利額增長必定有限。且現如今,旅行行業(yè)在李克強總理的講話下愈加熱火朝天。其他行業(yè)的電商為了擴大營收也把旅行產品納入旗下,其形式要么是接入專業(yè)旅行服務商或平臺信息(例如蘇寧、京東、1號店的旅行板塊), 要么待時機成熟估計就會自己成立平臺參與其中。
雖然大形勢看好,且大家都認為旅行業(yè)護城河很低,但現在真正賺錢的網站公司沒幾個,雖然短期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虧損,但電商長期肯定需要盈利,這就需要仔細分析原因。
利潤之薄可以從如下案例作證:之前傳聞唯品會也想參與旅行行業(yè)中旅游產品的折扣類特賣業(yè)務,但經過細細研究分析,覺得其微薄毛利率實在不值得現在進入。另外途牛特賣上線,引起資本市場遐想,但其眼球和炒作效應遠大于實際,因為業(yè)內人士都清楚,旅游產品和奢侈品特賣完全不同,因為旅游正常產品的毛利不足以支撐其特賣產品的甩賣差額吸引力,例如按平均正常產品價格算奢侈品成本占20%,旅游產品成本起碼80%,一旦甩賣旅游產品的幅度要么不夠吸引,要么數量不夠規(guī)模盈利。旅游產品尾貨特賣至多是個招徠生意的工具,而不是盈利的支柱。
究其賺錢難的原因:線上網站的流量導入,線下流程的規(guī)模化生產和控制是兩大難點,尤其是后者。
旅行行業(yè)O2O的線上部分是比拼各家網站產品展示的人性化、便捷化來吸引流量進入,盡可能最大化最優(yōu)化替代其線下的銷售和市場渠道作用,但回歸到本質,其比拼還是在線下對產品的理解和領悟,線上替代不了線下的是落到實處的辛苦操作關鍵環(huán)節(jié),尤其旅行絕大部分以人為本,產品無法脫離人的服務來依存,根本無法100%標準化, 且SOP在不同人或同一個人不同情緒下會產生不同結果。
只有對操作環(huán)節(jié)的細究和整體把控需要長期對市場、客戶人群、產品、資源的數據研究和實際分析應用,既不能脫離傳統(tǒng)旅行的現實情況,又要結合網絡科技和大數據的優(yōu)勢,盡最大可能的比例來規(guī)模化,這才是考驗各家電商的能力,其次,其磨合和投入相當費時耗力,賺錢哪有這么容易?
既然知曉了原因,具體是哪些旅游行業(yè)和企業(yè)的通病造成的呢?
1、旅游行業(yè)處于初級階段,旅游產品沒有品牌概念, 尤其缺少有效產品比較參數,導致同質化嚴重,轉化率低。筆者做過一個調查,發(fā)現普通客戶經常被滿屏幕堆砌的產品徹底搞暈,很少能獨立判斷后下單,致電網站又未必能得到滿意幫助,最后大多轉向朋友請教,不但費時費力,還拉低客戶在旅游網頁的使用友好感受體驗.
曾經做過測試,讓一個旅游從業(yè)者面對俄羅斯莫斯科圣彼得堡2地8日游不同生產商提供的10個產品,他也無法判斷哪個產品性價比最高。旅游從業(yè)者尚如此,更不用談普通消費者了,因此我早就注意到雖然網上旅游企業(yè)投放的廣告很多,但其轉化率遠遠低于單項旅行產品(機票和酒店)。
有效產品參數可以幫助客戶比較,自然會加劇競爭激烈,行業(yè)容易集中化洗牌,有助于大企業(yè)迅速擴張。當然先革命的未必能雄霸天下,但不革命肯定會死。
旅游業(yè)的生產鏈分為前端面對客戶的銷售運營方和后端把單項旅行產品組合設計打包的生產方(業(yè)內稱批發(fā)商、地接,雖然二者仍然有不同但其主要角色承擔了產品組合)。與大部分服務業(yè)產品類似,旅游產品沒有生產方的品牌概念,只有銷售方在客戶中的品牌,這主要是由于長期以來旅游產品一直沒有把產品的對比參數明示給消費者,導致產品比較成為難點,但好處是可以保護生產方的利益最大化,因為有效的產品參數其實就是旅游產品在合同方面的更加細分明確,減少產品的變化,限定了利潤范圍。